驍龍 8 Gen1plus和8gen1 性能差不多嗎?哪個更適合游戲呢
驍龍 8 Gen1plus和8gen1 性能差不多嗎
在移動芯片領域,高通的驍龍系列始終是旗艦手機的“心臟”。2021年底發(fā)布的驍龍8 Gen1曾以全新架構和三星4nm工藝引發(fā)關注,而近期亮相的驍龍8 Gen1 Plus(又稱驍龍8+ Gen1)則以臺積電4nm工藝為賣點,號稱實現(xiàn)性能與功耗的雙重突破。這兩款芯片究竟是“換湯不換藥”的迭代,還是“脫胎換骨”的升級?我們通過多維對比一探究竟。
CPU 性能
架構與頻率:兩者均為“1+3+4”三叢集架構,但驍龍 8 Gen1 Plus 的超大核 Cortex-X2 主頻從 3.0GHz 提升至 3.2GHz,大核 Cortex-A710 和小核 Cortex-A510 的頻率也有小幅提升。
跑分表現(xiàn):在 Geekbench 5 測試中,驍龍 8 Gen1 Plus 單核得分約 1311 分,多核得分約 4070 分;驍龍 8 Gen1 單核得分約 1200 分,多核得分約 3810 分。驍龍 8 Gen1 Plus 的 CPU 綜合性能提升約 10%。
GPU 性能
頻率與能效:驍龍 8 Gen1 Plus 的 GPU 頻率提升約 10%,同時功耗降低 30%。在《原神》高畫質測試中,驍龍 8 Gen1 Plus 能以更低的功耗(約 5.1W)實現(xiàn)接近 60FPS 的幀率,而驍龍 8 Gen1 的功耗更高(約 6W),且?guī)史€(wěn)定性稍差。
實際體驗:驍龍 8 Gen1 Plus 在圖形渲染速度和能效比上表現(xiàn)更優(yōu),尤其在長時間游戲或高負載場景下,性能釋放更穩(wěn)定。
功耗與能效
工藝改進:驍龍 8 Gen1 Plus 采用臺積電 4nm 工藝,相比驍龍 8 Gen1 的三星 4nm 工藝,能效比提升顯著。官方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驍龍 8 Gen1 Plus 的 CPU 和 GPU 功耗均降低 30%,整體功耗降低 15%。
續(xù)航與發(fā)熱:在實際使用中,驍龍 8 Gen1 Plus 的設備游戲時長增加近 1 小時,視頻播放時間增加超過 80 分鐘,機身溫度下降約 3.2°C,發(fā)熱問題明顯改善。
其他提升
AI 性能:驍龍 8 Gen1 Plus 的第 7 代高通 AI 引擎速度提升 4 倍,每瓦性能提升 20%,在影像處理、語音助手等場景中表現(xiàn)更優(yōu)。
連接性能:支持 Wi-Fi 6E 和藍牙 5.3,網絡連接速度更快,延遲更低。
那這兩個處理器哪個更適合游戲呢
驍龍8 Gen1 Plus更適合游戲,其在能效、幀率穩(wěn)定性、發(fā)熱控制和續(xù)航表現(xiàn)上全面優(yōu)于驍龍8 Gen1,尤其在長時間高負載場景下優(yōu)勢顯著。以下為具體分析:
1. 能效比與功耗控制
驍龍8 Gen1 Plus采用臺積電4nm工藝,CPU和GPU功耗均降低30%,整體功耗下降15%。在《原神》高畫質測試中,其功耗為5.5W,機身溫度約44°C,相比驍龍8 Gen1的6W功耗和更高發(fā)熱,能效比顯著提升。
驍龍8 Gen1采用三星4nm工藝,盡管主頻更高,但功耗和發(fā)熱問題嚴重,長時間游戲易導致性能下降。
2. 幀率穩(wěn)定性
驍龍8 Gen1 Plus在《原神》高畫質模式下幀率穩(wěn)定在59.32 FPS,功耗僅5.1W,能效比達11.63 FPS/W,性能釋放更穩(wěn)定。
驍龍8 Gen1在高負載場景下幀率波動較大,功耗更高,機身溫度易突破50°C,導致游戲卡頓或降頻。
3. 發(fā)熱控制
驍龍8 Gen1 Plus的臺積電4nm工藝顯著改善了發(fā)熱問題,機身溫度較驍龍8 Gen1降低3.2°C,長時間游戲體驗更佳。
驍龍8 Gen1的三星4nm工藝在散熱上表現(xiàn)不佳,高負載場景下機身溫度過高,影響握持舒適度和性能釋放。
4. 續(xù)航表現(xiàn)
驍龍8 Gen1 Plus的游戲時長較驍龍8 Gen1增加近1小時,視頻播放時間增加80分鐘,適合長時間游戲需求。
驍龍8 Gen1因功耗較高,續(xù)航表現(xiàn)較差,需頻繁充電。
5. 實際游戲體驗
驍龍8 Gen1 Plus在《崩壞:星穹鐵道》高畫質模式下幀率穩(wěn)定在52.36 FPS,功耗5.89W,性能釋放更穩(wěn)定,適合大型3D游戲。
驍龍8 Gen1在相同場景下幀率波動較大,功耗更高,發(fā)熱嚴重,游戲體驗較差。
對于追求極致性能的硬核玩家,滿血版驍龍8 Gen1 Plus是更優(yōu)解;而普通用戶若更在意續(xù)航與溫控,降頻版已足夠應對多數(shù)場景。至于驍龍8 Gen1,其優(yōu)勢可能體現(xiàn)在終端設備的性價比上——隨著新芯片上市,搭載舊款處理器的機型價格將逐步下探。
這場芯片之爭的本質是工藝技術的較量。臺積電4nm為高通提供了“糾錯”機會,而消費者則需根據(jù)需求,在性能、價格與體驗之間找到平衡點。
版權聲明:
本站所有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分享和網絡收集,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僅供學習與參考,請勿用于商業(yè)用途,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,請聯(lián)系網站客服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