箱水母特征及生活習性
箱水母(Cubozoa)名稱源于“Cubo 立體;zoa 動物”,也叫立方水母,是腔腸動物中的一綱。大約有20種,海生。水螅體小,水母體大。會主動獵食魚類,蟹類等動物。獨居。其觸手對于人體有劇毒。身體構造方面具擬緣膜(Velarium)。
外形特征
箱水母(Cubozoa)是腔腸動物立方水母綱大約20種水母的通稱,之所以獲此怪名,是因為外形微圓,像一只方形的箱子。箱水母海生,水螅體小,水母體大。成年的箱水母,有足球那么大,蘑菇狀,近乎透明。它由體內噴出的水柱推動著身體旋轉前進。在它的身體兩側,各有兩只原始的眼睛,可以感受光線的變化,身后拖著60多條帶狀觸須。這些觸須正是使人致命之處,能伸展到3米以外。在每根觸須上,都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囊狀物,每個囊狀物又都有一個肉眼看不見的、盛滿毒液的空心“毒針”(刺細胞,cnidoblast)。刺細胞內有一個叫刺絲囊(nematocyst)的專用器官。這些刺絲囊是由外殼和刺絲構成的。在休息狀態(tài)下,它們盤卷在一起。而當水母進行攻擊的時候,刺絲就伸展開來,刺絲囊刺入被攻擊對象的體內,并在里面釋放毒汁。人會感到肌肉疼痛,2分鐘內,人的器官功能就會衰竭。
傘緣不裂成緣瓣。間輻部傘角具外伸成膜狀的基墊(觸手墊)或足葉,上具單個或成叢的觸手。胃囊寬大,具或無盲囊。4個主輻感覺器官(平衡棒)位于傘側的凹穴內,眼具晶體。生殖腺葉狀4對,位于間輻且延伸至腸腔間。此外,傘緣具內褶的緣膜。發(fā)育時螅狀幼蟲不經(jīng)橫裂體可直接變態(tài)為水母體,故獨立成綱,但有作者仍主張為缽水母綱的一目。含燈水母科Carybdeidae和手曳水母科Chirodropidae。我國有拉氏燈水母Carybdea rastoni,傘高35mm,傘寬25~30mm,單個觸手墊,4個感覺器外為膠質膜覆蓋,尚未見其有毒性。
繁殖發(fā)育
箱水母的生命周期要比其他類的水母復雜。普通成年水母到海灣和小海灣中交配,雌性產卵,雄性孵化,使卵變成幼蟲。幼蟲固定在河流入海處的礁石上。在這里,幼蟲變成水螅。水螅開始無性繁殖,也就是分為許多小水螅,構成了將在12月即雨季開始時出現(xiàn)的水母大軍。而箱水母從大型水母體發(fā)展出浮浪幼體,后來經(jīng)水螅體漸漸發(fā)育,通過直接轉變成為水母體,中間不經(jīng)過節(jié)片生殖(橫裂Strobilation)和蝶狀幼體(Ephyra)階段。
與其他種類的水母相比,箱水母的每個水螅只生成1只水母。這是構成該水母毒性強的原因之一??茖W家計算出新生的水母能夠一天長1毫米,它的新陳代謝要比其他一切種類都快。這可能是因為箱水母與其他種類的水母相反:箱水母會主動游動,速度可達每小時10公里。當小水母長到5~6厘米時就已經(jīng)成年了。其毒性逐漸增強,開始捕食魚類。箱水母是非常靈敏的獵手,能夠吃掉和自己身體一樣大的魚。它們跟蹤獵物,把獵物囚困在觸角內,用毒液將其軟化,然后慢慢地消化獵物。
生物特性
箱水母是地球上已知的對人毒性最強的生物,又名海黃蜂。也屬于最早進化出眼睛的第一批動物。瑞典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箱水母已經(jīng)發(fā)展出一套與人類相似的特殊的眼睛,這些眼睛能幫助箱水母在海洋中靈巧地避開障礙物。不同于漂流在洋流中的普通水母,箱水母在海洋中能靈活地游泳前進,能快速地做出180度轉彎,靈巧地在物體之間穿梭。箱水母有24只眼睛,分布在管狀身體頂端的杯狀體上,這些眼睛分為4種不同類型,最原始的一種只能感知光的強弱,但有一種眼睛則更精巧復雜,能像人眼一樣感知色彩和物體的大小。這些眼睛的分布能讓它幾乎看到周圍環(huán)境中360度的范圍。
為測試箱水母避開障礙物的能力,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者讓箱水母在一個流水池中游動,并在水中放置不同的障礙物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箱水母能避開不同顏色和形狀的障礙,但像人在水中一樣,往往躲不開透明物。
版權聲明:
本站所有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分享和網(wǎng)絡收集,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僅供學習與參考,請勿用于商業(yè)用途,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,請聯(lián)系網(wǎng)站客服處理。